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【綁定LINE好友】領$50購物金
會員消費享1%回饋無上限
隨著科技與醫療技術的進步,實現了可冷凍預存卵子、保障生殖能力的目的,使現代女性可透過此項技術預先保存「卵實力」,讓生育規劃不會再受到年齡限制。那麼何時適合凍卵?推薦哪些人可進行凍卵?
《目錄》
大齡女子是否該考慮「凍卵」以備將來不時之需?
現在女性因為工作型態的改變,可能因為衝刺事業、或是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,就變得越來越晚婚,或是心態上還沒有準備好想當媽媽。高齡產婦也是常見的,因此會想藉由「凍卵」方式,預先留下年輕健康的卵子,保留未來生育機會,避免為未來想要小寶寶時卻沒辦法懷孕而有遺憾。
凍卵年齡有上限嗎?
幾歲前凍卵才比較合適?影響卵子品質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年齡,以生物學的角度來看,越年輕的卵子品質越好,愈年輕凍卵、成功率會越高,但年紀稍輕的女性,通常可透過自然受孕的方式,不需特別凍卵。
在凍卵年齡上雖無限制,但仍有CP值最高的建議,目前生殖醫學會建議考慮凍卵的年齡是34歲,國健署2019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報告統計,女性34歲以後懷孕率及凍卵成功率開始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。
除了年齡之外,女性的生育能力與卵巢功能指數(AMH)息息相關,全名為Anti-mullerian Hormone(抗穆勒氏管荷爾蒙),由卵巢中未成熟的小型濾泡所分泌出來,能顯示卵泡的庫存量,是醫師用來判斷女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,並非卵子品質或受孕能力
若尚未檢驗AMH數值的女性,也可以參考年齡區間來考慮是否要凍卵
而且當冷凍及解凍的過程,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,也可能在解凍過程中會有無法存活的機率,所以冷凍足夠的卵子數量很重要。
男女性的精卵子數量
男性:
正常男性一次射精的精蟲數量平均約有1.2~2.4億隻,除了數量外,精蟲的活動力也是重點,精蟲檢查項目與正常標準值:
女性:
研究發現剛出生的女嬰,大約有100~200萬顆卵母細胞,青春期則約有25~30萬顆,20歲時約剩下1萬顆,其為自然凋亡的過程,而35歲則為下降的分水嶺,35歲前減少數量緩慢,35歲後減少速度加快,更年期只剩約1000顆左右的數量。
卵子冷凍時間?是否有幾歲前建議使用的限制
很多人都會好奇,凍卵是否有保存期限,根據人工生殖法之保護,若已為胚胎(受精卵)只能凍10年,但若是單純凍卵子,並沒有保存時間的限制。因成熟的卵子是保存在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態氮桶,待想要生育之時,可以解凍後進行試管療程,但若是有做不只一次的凍卵療程,那卵子的保管費用會依照次數而累加。
凍卵雖然可以延長生育年齡,但卻無法改變女性日漸增長的生理年齡,若到高齡才解凍卵子、受精、並植入胚胎,會提高懷孕相關併發症發生機率,而超過45歲對生育來說是極高齡,所以應盡可能越早使用越好。
什麼人適合凍卵?我適合凍卵嗎?
結語
凍卵的概念就像買保險,是為未來做準備,至於未來是否用的到年輕時買的保險,仍未知。對於是否要凍卵,難免有許多的考慮,會因每個女人未來的人生規劃而不同,但要提醒大家,將來生育規劃也要趁早,以免太晚想要凍卵,也事倍功半,甚至後悔也來不及